最近,美國的電動汽車生產(chǎn)商特斯拉(Tesla)就被稱為“下一個蘋果”,分析人士認為它會像蘋果顛覆了手機行業(yè)一樣,顛覆汽車行業(yè)。
聽起來,實在是有些瘋狂,當然二級市場的表現(xiàn)也很勁爆。特斯拉曾被大量做空,空頭持倉一度達到了流通股41.5%的股票,但在過去兩個月里,其股價從40美元漲到了100美元之上,總市值也達到了120億美元。市場的逆轉(zhuǎn),源自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出色的財報,Model S電動車銷量超預期,達到4900輛,還實現(xiàn)了成立十年來第一個季度盈利。
和一般的電動車公司相比,坐落在硅谷的特斯拉更被視為一家科技公司。它的主打車Model S走的是高端車路線,設計前衛(wèi),融合多項IT及汽車技術;特斯拉采用統(tǒng)一價格的直銷模式,專賣店選擇在大商場里;它的創(chuàng)始人穆斯克與蘋果公司的喬布斯一樣,充滿個人魅力……
聽起來很美妙和特別。我無力去分析一家美國的科技型公司本身是否成功。但作為投資者,我試圖從概念角度去分析它給A股帶來的投資邏輯。
從蘋果概念的經(jīng)驗看,量產(chǎn)后才會給A股相關公司帶來真正機會。蘋果公司業(yè)績在2007年才開始爆發(fā)增長,當財年收入達到240億美元,最新財年已達1565億美元。蘋果股價最風光的時刻是2009年后的幾年,從70美元一路升到近700美元。
在2010年之后,萊寶高科、歌爾聲學、安潔科技、德賽電池等蘋果概念股才獲得大量訂單,業(yè)績和股價得以雙升。此外,這些公司還受益于蘋果帶來的整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啟動。
特斯拉則才開始。目前特斯拉Model S的銷量更多是建立在一些技術愛好者、環(huán)境保護者和政府補貼的基礎上,單季度5.6億美元的收入規(guī)模也較難帶動上游產(chǎn)業(yè)。
特斯拉電動車要量產(chǎn)還有各種阻礙。Model S定位在高端,定價在7萬美元以上,但每出售一輛電動車,美國政府就補貼特斯拉3.5萬美元,購買者還可以獲得大約1萬美元的退稅。和光伏等新能源產(chǎn)品一樣,依靠補貼的產(chǎn)品都依賴于整體經(jīng)濟狀況和政府的財政狀況。更何況,安全性是否過關,油價會否大幅下跌以及電池和充電技術能否突破等問題都會困擾電動汽車的前景。
所以,特斯拉能否實現(xiàn)從小眾市場到大眾市場的驚險跨越,才是其概念股能否真正受益的關鍵。
私人市場銷售“零封” 2013-03-04 | |
時速最高50公里 電動汽車現(xiàn)泉州街頭 2012-07-25 | |
電動汽車充電國家標準發(fā)布 2011-12-28 | |
電動汽車免征車船稅條例晉江未掀波瀾 2011-06-30 |